江苏分校 山东分校 浙江分校
服务热线0551-62827270
扫一扫博学教育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辅导资料 » 面试素材
辅导资料
2022年10月10日安徽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试素材积累
发布时间:2022-10-10 14:59:53    |    发布人: 博学教育    |    点击次数: 1027

议论文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

腾空而起,直奔云霄。10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10月7日,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射升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遥想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起步阶段,技术条件落后、缺乏研发经费,但航天人始终不气馁、不服输。没有降温炉,就把氢氧半喷管放进水池里冷却;研究推进剂时,对试剂的沸点、密度等基本数据一无所知,就把试剂一点点洒出来,用风向和风速测定数据。正是靠着梦想的激励、创新的勇气、实干的精神,中国航天人不断实现突破,让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搭载中国人探索浩瀚宇宙的梦想,一次次飞向苍穹。

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亲眼见证、亲身经历了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的伟大成就、伟大变革,我们更加懂得梦想的价值、创新的重要、实干的意义。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心怀梦想、勇于创新、埋头实干,我们的事业将一往无前,我们的未来将无限光明。

安筱丹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0日   第 01 版)

 

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

推行“落地检”,一些地区在车站、公园、商圈周边等增设核酸检测点,不少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今年国庆假期,全国各地认真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引导人员有序流动,为广大群众度过一个健康平安的国庆假期提供了有力保障。这再次说明,我国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符合国情、符合科学,是行之有效的。

行百里者半九十,只要没抵达胜利的终点,就不能轻言成功、歇脚停步。从国际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高位,周边国家疫情持续发酵,我国外防输入压力明显增大。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出警告:多个国家近期新冠感染、住院和死亡人数增加,随着北半球流感季的到来,预计未来将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其他病毒同时传播的局面,各国不应掉以轻心。从国内来看,当前,全国疫情仍然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我国持续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的风险,发生多地聚集性疫情风险依然存在。从病毒本身看,病毒持续变异,国内部分地区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分别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多个不同亚分支,与此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相比,传播力和致病力并未减弱,对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仍具较大威胁。正因此,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对疫情传播的警惕,增强对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抗击疫情,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奥密克戎变异株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隐匿性高等特点,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较多,导致一些早期的感染者不易被发现,确实给当前疫情防控增加了不少难度和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做不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从防控情况来看,各地都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的要求,立足于快速精准做好风险管控,积极应对。实践充分证明,第九版防控方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是行之有效的,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动态清零。

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好“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精准”是道必答题。必须深刻认识到,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是孤立的政策,而是一套复杂的运行体系。一方面,必须严格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和层层加码;另一方面,也决不能放松防控、导致前功尽弃。不断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进一步提高防控措施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才能尽可能减轻对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影响,增强对当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

疫情尚未远去,大考仍在继续。实践深刻启示我们,“躺平”没有出路,坚持就是胜利。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我们一定能维护和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有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仲音;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0日   第 02 版)

 

传播真善美 传递正能量

“希望你们继续发挥好榜样作用,积极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社会的好公民、单位的好员工、家庭的好成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习近平总书记给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李培生、胡晓春回信,对他们继续发挥“中国好人”榜样作用提出殷切期望。

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中国好人”最可贵的地方就是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展现出淳朴善良的人格、明德至善的追求。以李培生、胡晓春为代表的安徽黄山风景区工作人员,长年在山崖间清洁环境,日复一日呵护着千年迎客松,用心用情守护美丽的黄山,充分体现了敬业奉献精神。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尚的精神教育人、以优秀的文化鼓舞人、以丰润的道德滋养人,必能激励更多人见贤思齐、向上向善。

积善成德,明德惟馨。“与人为善”“上善若水”……中华民族是重视道德、崇尚修德的民族,历来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对加强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等各项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取得新成就。亿万中华儿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崇德向善、砥砺品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撑。

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加强道德建设,必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坚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正道,加强法治护航、制度托举。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最美人物等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发挥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的基础性意义。党员干部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广大学子把崇德修身作为做人做事第一位的事,每个家庭突出强化家风家教建设,各行各业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全社会将更加文明和谐、积极向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千千万万的扶贫善举彰显了社会大爱,汇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神州大地上,崇德向善的模范精神、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引人向上,凝聚起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继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激励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真善美、传递正能量,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必将巍然耸立,也必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强推动力。

夏建平;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0日   第 04 版)

 

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一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正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提供驱动力;一根光纤实现近300亿人同时通话,不断突破的光通信关键核心技术,催生出千亿新产业……放眼神州大地,处处可见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立足中国特色,着眼全球发展大势,把握阶段性特征,对新时代科技创新谋篇布局。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的重大变化,成功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十年奋进,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铸就大国重器,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盾构机引领潮头,成为响当当的“中国名片”;提速动能转换,采煤炼钢、轨道交通、船舶海洋等传统行业华丽转身,向高精尖迈进;开辟新赛道,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技术加快应用,新产业、新业态孕育新活力;应急攻关,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助力环保,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气、水污染防治等技术应用,科技创新装扮美丽中国……科技创新,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更足、成色更足、底气更足。

十年砥砺,创新实力今非昔比。从2012年到2022年,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第三十四位上升到第十一位,人才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十年探索,制度优势日益显著。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更加健全。

奋楫者先,创新者强。当前,国际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趋艰巨繁重。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我们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面向未来,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奋进新征程,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凝心聚力、坚定信念,我们一定能够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喻思南;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0日   第 09 版)

 

让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

“现在,手机‘安静’下来,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在走村入户上了。”一名基层乡镇干部感慨,解决强制推广使用、滥用积分排名、过度强调留痕等问题后,有更多时间抓落实了。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十九届中央政治局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报告》《关于党的十九大以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的报告》,充分肯定“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和治理,基层党员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现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各地区各部门抓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工作,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有力抓手。

2019年是党中央确定的首个“基层减负年”,当年3月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树立起“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的鲜明导向。守牢精文减会硬杠杠,压减检查考核事项,清理规范政务新媒体,查纠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实打实的举措,化“纸上任务”为“实际行动”,变重“痕迹”为重“实绩”,让基层党员干部得以轻装上阵。2021年,全国共查处“文山会海反弹回潮,文风会风不实不正,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给基层造成严重负担”问题371起,比2019年减少了78.1%。去年有调查显示,89%的基层干部对3年来的减负工作感到满意,92%的基层干部认为精文减会、统筹规范督检考取得了切实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督促全党担当尽责、干事创业。”既要做好松绑减负的“减法”,也要做好激励担当作为的“加法”。近年来,从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担当作为的干部撑腰鼓劲;到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不断建立健全,明确容错范围、建立容错清单;再到选人用人“坚持事业为上”,更加注重实干、看重实绩,这些改革举措为担当者担当、为实干者撑腰,给那些作风正派又敢作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提供了激励和保护,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加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不懈奋斗。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既定目标,都离不开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新的赶考之路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绝不能有歇歇脚松口气的想法,而是要坚持抓常、抓细、抓长,从小处切入、往深处推进,与时俱进、持之以恒,方能以优良作风夺取新的伟大胜利。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不断健全为基层减负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整治工作合力,我们一定能让减负成果更好惠及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促进干部作风更加务实、党心民心更加凝聚,从而汇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之力。

周珊珊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0日   第 15 版)

策论文

筑红线守底线 绷紧安全生产之弦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安全生产维系着正常生产秩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亦是社会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标志。若突破安全生产底线红线、酿成安全事故,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还会付出鲜血与生命的沉痛代价。生命重于泰山,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生产安全事故总量、重特大事故起数等持续下降,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重大安全风险的能力不断提升。“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安全发展理念,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为民情怀;筑牢安全生产的红线,切实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循环,夯实了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牢固基石。

筑牢安全生产红线,需要立足全局、统筹推进,方能汇聚合力、紧抓落实。在监管主体方面,通过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制,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切实强化业务素质、提升监管能力,推动各责任主体履行好安全生产职能。在机制建设方面,不断聚焦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研判与监测预警机制,引入大数据、影像识别等技术创新手段,对安全生产领域潜在风险进行排查整治,从源头增强重大隐患的辨识能力与应急响应能力。在思想意识方面,通过在全社会范围内加大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力度,筑牢安全生产的人民防线,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克服麻痹松懈思想、提升安全生产素质,将安全生产贯穿于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促进安全生产理念入脑入心入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依旧复杂严峻。因此,要筑牢红线、守住底线,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确保安全生产常抓不懈,拧紧安全阀、织密保护网,实现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为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安居乐业营造安全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王禹欣;《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10日 16版)

经验总结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城镇化目标正确、方向对头,能走出一条新路,将有利于释放内需巨大潜力,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而且世界经济和生态环境也将从中受益。”10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我国城镇化发展规律,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领我国城镇化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实践证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推进人口大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大规模城镇化推动数亿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劳动生产率更高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提高了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600万人,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升到2012年的53.1%。城镇化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化率提高到2021年的64.7%,城镇常住人口总量超过9亿人,空间格局不断优化、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要求我们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全体人民共享城镇化成果,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基本公共服务国家标准,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保障随迁子女义务教育。2012—2021年,我国年均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300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88∶1下降到2.5∶1,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上的差距日益缩小,不断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必然选择。我国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新型城镇化注重文化传承,强调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传承历史文化,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改善人居环境,又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人们记得住历史、记得住乡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家国情怀。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选择。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建设必须处理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环保的关系。新型城镇化不仅考虑规模经济效益,而且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统筹城市布局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10年来,绿色城市、韧性城市、低碳城市建设有效减少了能源资源消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大大增加了良好生态环境这个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两横三纵”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19个城市群承载着我国70%以上的人口、贡献超80%的GDP,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推进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走暴力掠夺殖民地的道路不同,我国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立足点,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城镇化动力仍然强劲,还有较大发展空间,蕴含巨大内需潜力和强大发展动能。一方面,通过城镇化带动几亿农民迈向现代化,将推动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形成日益强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成为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吸引全球高端要素集聚的重要平台,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化不仅有利于我国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发挥日益重要的功能,也有助于我国继续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

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拓展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要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稳步提升城镇化质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

(作者史育龙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10日   第 17 版)


分享到:

地址:合肥市蜀山区梅山路153号国旅大厦6楼(安农大南门)

联系电话:0551-62827270 / 62833186

合作伙伴: 国家公务员局网 安徽省人事考试网 安徽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 铜陵人事考试网 阜阳人事考试网 蚌埠人事考试网 池州人事考试网 安徽省国家税务局 亳州人事考试网 QZZN

友情链接: 浙大博学 江苏博学 山东博学 安徽省人民政府 合肥人事考试网 合肥市公务员局 淮北人事考试网 芜湖人事考试网 马鞍山人事考试网 黄山人事考试网

博学公务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16021577号-1 经营许可证号:9134 0100 6910 69516R;   工信部备案管理系统

Copyright©2006-2023 www.ahbxgwy.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